12月1日,在一场精彩的辩论赛中,为期五天的蓝图基金会博鳌海洋公益研学营落下帷幕,来自贵阳市第八中学和修文中学的22名同学和带队老师结束了难忘的博鳌研学之旅。这是蓝图基金会首次在海南博鳌举行的研学活动,同学们第一次看海,增长了知识,开阔了视野,成为他们人生成长中一段重要的经历。
龙永图:人生中第一次看海
蓝图基金会是龙永图先生捐赠原始资金,联合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共同发起成立,致力于从事青少年海洋教育、素质教育和推动教育公平的扶贫助学类公益基金会。
(蓝图基金会博鳌海洋公益研学营启动仪式)
在研学营的启动仪式上,龙永图先生向大家讲述了自己第一次看到大海的经历,“由于我从小生活在大山里面,所以一直到24岁才第一次看见大海,那次看见大海给我的冲击力是很大的。”
(蓝图基金会创始人龙永图在启动仪式上发言)
他表示,有两件事最终促成了基金会的成立,“一次是在中央电视台寻找全国最美孝心少年的颁奖大会上,当主持人白岩松问到一名来自河南贫困地区的获奖少年,你人生最大的梦想是什么?她说我最大的梦想就去看海。当时看了这个我很感动,我想如果我们能够帮助这个孩子以及千千万万个想看海的孩子能够圆他们的梦,这确实是一件非常重要并值得高兴的事情。另外一件事情,就是我和戴秉国先生的一次谈话。记得夜已经很深了,当时讲到像我们这样来自贫困山区而且没有任何家庭的背景,能够成长为国家的栋梁之才很不容易,因此我们两个要想一点什么办法,让我们的孩子能够今后为国家担当大任。所以就需要培养一些具有开阔国际视野、具有博大胸怀的人才,到更大的舞台上去展示他们的能力,为国家做一些大的事情。”
从那以后,龙永图先生就下决心要成立一个基金会,为来自大山的、贫困地区的孩子们在人生道路上的成长尽一点力量,希望更多的孩子能够拥有实现人生梦想的机会。
他强调,为什么选择了“看海”作为切入点呢?因为看海是开阔视野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手段。海洋的博大和雄伟,能够激发起一种去实现人生梦想的力量。同时具有像大海一样宽广的胸怀非常重要,一定要有一种开放的意识,博大的胸怀,包容的心态,才可能有大的担当。
(开启博鳌看海研学之旅)
外交部原部长李肇星曾写了一首诗《贵阳八中》——这里走出一位普通少年;黑红的脸盘,像校园的土地;巍巍的黔灵山,像淳厚的心田。这里走出一位烂漫少年;因为地无三尺平,便更加勤奋耕耘;因为天无三日晴,便更追求翱翔蓝天。这里走出一位翩翩少年;酷爱着家乡,才更忠诚祖国;忠诚自己的祖国,便拥有大千世界大千空间。
1998年时任外交部副部长李肇星到访贵阳,在途经贵阳八中时得知龙永图毕业于此,便要求去学校看看,于是便有了这首在1999年12月中国入世谈判成功并签订协议后写下的诗。
20年后,诗中的人物龙永图带着毕业60年的情感,邀请母校和家乡学校的学子来到大海边,来到博鳌亚洲论坛的举办地看海研学。
山海相约:第一次研学旅行
(研学营晨读活动)
“我只想独自驾驶那高大的帆船,看浪花和白帆在风的歌唱中飞舞……” 在一场英文的晨读《Sea Fever》(海之恋)中,开启了蓝图基金会博鳌海洋公益研学之旅。
这次来到博鳌研学的是来自贵阳市第八中学和修文中学的同学们。孩子们是第一次看到大海,这次研学也是贵阳八中自建校以来的第一次研学之旅。
蓝图基金会监事长白岩松表示,“近代世界上所有的大国都是因为正确的面对了海洋,因此正确的面对了自己的未来。”大海中蕴含着巨大的能量,许多都是人类未知的,因此大海象征博大、象征梦想、象征强大的生命力和希望。同时大海并不总是风平浪静,它有波涛汹涌的时候,因此可以象征激情与奋斗,也可以形容一个人的人生,有潮起潮落,有平静有风浪。大海的精神就是蓝图基金会想要带给每一个孩子最基础愿望。
贵阳市第八中学校长周静表示,能够带领孩子们从大山里来到大海边,对于学校教育的意义非常重大。她回忆道,“我记得在很多年以前,当时我还是一位很年轻的高中老师的时候,就借助每一个假期带着我的学生到大山里、到工厂里、到乡间农场里去进行社会实践,跟现在所提到的研学旅行很相似。”但是后来由于各种原因,孩子们的学习空间变得狭窄了,几乎不能够走出校园。因此,当国家教育部联合11 部委颁发了《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要求学生必须要拿出一定的学习时间,必须要有研学旅行课程的时候,她作为一名一线的教育工作者非常激动,觉得这是一种回归,也是一种超越。今天的研学旅行不再是过去自发的一种社会实践,它成为一种很好的课程,整合了更多的资源,有目标,有任务,而且它的地域也更加宽广,可以在自己学习的城市,也可以走出城市、走出国门去看世界。
这次博鳌研学旅行是贵阳八中自1954年建校以来第一次,周校长相信社会各界对于学生们沉甸甸的期待,必将转化成努力学习、报效祖国的强大动力。同时她深情表达,“我也想对我们的同学们说,经历是最好的老师。一路行走一路思索,一路思索一路感悟,学思见物永远在路上。”希望同学们从支持和参与这次活动的卓越专家、企业家身上,汲取强大的精神力量和人格魅力,转化为将来做人做事儿厚重的底蕴,为将来成长为更好的自己铺垫下今天的基础。
中山大学中外管理研究中心主任黎红雷欢迎同学们来到自己的家乡琼海,他向同学们讲述了自己年轻时候学习的故事,激励同学们注重自我的成长。同时他表示,通过自己在贵州精准扶贫的调研,深深感受到对于山里的孩子们来说,出来开阔眼界非常重要,同时希望同学们能够更加主动积极的读书,把握自己的命运。
中远海运博鳌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樊冲向大家介绍了自己与大海的结缘。他曾经做过海员,和龙永图先生一样也是24岁第一次看到大海。他想对孩子们说,大海有一望无垠平静的时候,也有波涛汹涌的时候,自己亲身经历了海上的狂风骤雨。他表示,对于同学们而言,从大山走向大海,“山海之约”这个主题非常棒,大海的接纳、包容、宽广等等品质,在未来的人生中对于形成处理问题的方式非常有帮助,希望大家在潮起潮落的时候能够坚守自己的梦想。
通源集团副总经理臧侃介绍了公司所做的一系列公益活动,他第一次了解到“带孩子们来看海”这个主题,就是在《论道》节目关于龙永图和白岩松的这一期对话中。看了这期节目非常激动,两位嘉宾的世界观、价值观和教育观给自己带来的感触非常深,意识到我们对年轻人的教育不应该只停留在课本上。所以他就找到了龙部长,说能不能咱们一起来做这件事,不仅仅是资助同学们,更重要的是能够和大家一起看海,和大家一起分享人生的成长经历。
眼中有大海 心中是世界
这是一场山与海的相约。他们是一群来自贵州山区的孩子们,今天,他们到博鳌来看海。
博鳌是位于海南岛东部沿海的一个小镇,也是享誉岛内外的博鳌亚洲论坛年会永久会址所在地。因为博鳌亚洲论坛,这个小镇被人们赋予了“博览天下,独占鳌头”的含义。
(研学营学生参观博鳌亚洲论坛主会场)
蓝图基金会发起人龙永图表示,这次组织贵州的孩子们到博鳌,除了看海以外,还希望大家了解博鳌,感受博鳌的文化。“因为博鳌亚洲论坛是中国走向世界一个重要的平台,希望他们很好的了解博鳌亚洲论坛的历史,了解我们中国这些年来为什么取得这么大的进步,就是因为我们始终秉承一种开放的意识,秉承一种包容世界的胸怀。”
龙永图先生告诉同学们,“习近平主席曾经在博鳌发表了三次重要的讲话,最近一次重要的讲话宣布了我们中国进一步对外开放的新举措,向全世界宣布不管我们中国发展到什么阶段,我们都不会谋求自己的私利,不会谋求自己的势力范围,表达了我们中国成为一个和平发展国家的伟大战略志向,所以博鳌是一个非常值得同学们前来学习体会的地方。”
龙永图还表达了为什么要把孩子们请到海边来,请到博鳌来,还有一点就是,“要让大家了解到,我们贵州这些年来虽然发展很快,但比起沿海地区还有差距。就是因为沿海地区的开放历史比我们早,开放程度比我们大。所以我们要学习沿海地区对外开放的这种精神,这就是海洋的精神。我们虽然在内地,也必须要像沿海一样具有开放的意识,这样我们内地才能赶上沿海,才能够缩短内地和沿海的差距,实现一种跨越式的追赶。这也是我们博鳌看海的意义所在。”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建设“海洋强国”战略。实施海洋强国战略,必须加强全民,特别是青少年的海洋教育。把海洋知识教育作为青少年研学的一个活动,能够让青少年开拓视野,提升综合素养,促进身心全面成长。
蓝图基金会致力于从事青少年儿童海洋教育、素质教育和推动教育公平的相关公益活动,海洋公益研学营是基金会的核心项目——蓝图助学计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是一次成长之旅。五天的研学活动,分为“一路向海、历史文化、千年渔港、面朝大海、满载而归”等主题。同学们参观了博鳌亚洲论坛主会场、南海博物馆、红色娘子军基地等重要目的地;领略了玉带湾、海的故事、潭门休闲渔港、椰子寨、北仍村、世德园等风采;参加了国学主题讲座,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智慧;聆听了战狼2原型人物先进事迹报告会,了解到强大祖国对公民的保护,鼓励同学们努力学习,创造精彩人生,报效祖国;观看了影片《海洋》,思索海洋生物的保护与海洋的未来;开展了沙滩英语晨读、环岛竞速赛、辩论赛等团队活动,一场激烈的定向徒步挑战赛锻炼了孩子们的团队精神,一场唇枪舌剑的辩论赛拓展了同学们的思维。
博鳌视野,发荣滋长。经过五天的研学,我们看到来自山里的孩子们逐渐的打开胸怀,去拥抱世界,看到孩子们从拘谨变得勇敢,变得开朗。一份份研学笔记,一篇篇看海心得,记录了一个个山海相约的真实故事。
(研学营学生合影留念)
告别了,博鳌!同学们收获了知识,收获了友谊,收获实现梦想的力量。我们相信,博鳌看海,给未来播下了发芽的种子。眼中有大海,心中是世界。启程吧!回到家乡,以梦为马,不负韶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