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名“狮子型”干部 奔赴“三化”大武汉最前线


雷静 易山伟 程建军 于中 雷鸣 冯立 朱海林 李辉 张贵达 邹耘 原标题:响应改革攻坚呼唤 顺应广大干部愿望期待 百名“狮子型”干部 奔赴“三化”大武汉最前线 记者夏琼 宋磊 黄征

百名“狮子型”干部 奔赴“三化”大武汉最前线

雷静

百名“狮子型”干部 奔赴“三化”大武汉最前线

易山伟 

百名“狮子型”干部 奔赴“三化”大武汉最前线

程建军

百名“狮子型”干部 奔赴“三化”大武汉最前线

于中

百名“狮子型”干部 奔赴“三化”大武汉最前线

雷鸣

百名“狮子型”干部 奔赴“三化”大武汉最前线

冯立

百名“狮子型”干部 奔赴“三化”大武汉最前线

朱海林 

百名“狮子型”干部 奔赴“三化”大武汉最前线

李辉

百名“狮子型”干部 奔赴“三化”大武汉最前线

张贵达

百名“狮子型”干部 奔赴“三化”大武汉最前线

邹耘

  原标题:响应改革攻坚呼唤 顺应广大干部愿望期待 百名“狮子型”干部 奔赴“三化”大武汉最前线

  记者夏琼 宋磊 黄征 张隽玮 黄师师

今年以来,市委绘就了武汉赶超发展的各项蓝图,需要得力的干部去贯彻落实去开拓执行。8月31日,武汉108名“狮子型”干部正式出征,奔赴长江新城、“四水共治”、招商引资、军运会等急难险重岗位一线。他们是如何被遴选出来的?肩负着怎样的任务,有着怎样的压力和动力?出征前夕,长江日报记者跟踪采访部分“狮子型”干部,近距离感受他们全新的工作状态。

资料图

最年轻的,最年长的……为的都是建设“三化”大武汉

今年5月,按照市委部署,“狮子型”干部大调研方案出台,方案尺度之大前所未有:

副处以上干部,不唯年龄、不唯学历、不唯任职年限,只要敢闯敢拼,想干事、能干事,都有被推选的机会,还可以毛遂自荐。特别优秀的,还可破格重用。

方案一经公布,全市干部为之振奋,全国关注。

市委组织部介绍,这次选拔的108名“狮子型”干部中,年纪最大的57岁,年纪最小的33岁。不拘一格用人才,这是一座城市的胸襟,更是一座城市的智慧。

“我叫雷静,来自革命老区新洲徐古街。”8月31日下午3时,全市“狮子型”干部出征动员会在位于汉口的市委会议中心举行。中午,雷静还在徐古忙手里的工作,接着匆匆赶到会场,并在大会上发言。今年33岁的她,是此次出征的108名“狮子型”干部中最年轻的一位。

雷静在新洲工作了12年,其间,她获得了两个“最年轻”的称号——最年轻的镇长,最年轻的女人大代表。同事们对她的印象是,“大胆泼辣,低调务实,做事太拼”。“蘑菇之乡”徐古是革命老区,工作生活条件比较差,接受镇长任命时,雷静的儿子还未满月,但她二话没说,报到后不久就把家搬到了徐古。

即将奔赴新岗位,雷静深感责任重大。“无论走多远,都不忘记走过的路;无论走到多么光辉的未来,都不忘记为什么出发。”雷静说。

今年57岁的易山伟,是此次最年长的“狮子型”干部。从武汉开发区商务城管理办公室副主任到主任,从正处升至副局,易山伟坦言,这个年龄获得提拔,“没想到”。而在同事们眼里,不论是在哪个岗位,他永远都是那个敢说敢干的易山伟。

开发区正在打造“中国车都”,产业发达,但是文化设施不够,有个汽车影院项目有意进驻,却面临政策难点。易山伟得知后,鼓励积极引进,“有责任我来担”。他主动协调各相关部门,最终该项目今年元旦开业,很受居民欢迎。

获任新职务,什么心情?易山伟坦言,压力大于激动,“不论在什么岗位,在岗一天就要珍惜一天,绝不能尸位素餐”。

摄影:记者周超 贾代腾飞 任勇 李永刚 许魏巍

硬骨头,咱们一个一个啃

8月31日上午10时,赶往黄家湖污水收集系统项目现场的路上,程建军正在打电话。“以我们的技术手段,顶管最大作业长度可达到多少?”“嗯嗯嗯,我们现在正在考虑替代方案”……人还没到场,他已处在极致忙碌状态。

两个月前,程建军开始分管“四水共治”。“现在我们的‘四水共治’项目,已完成全年计划的62%,剩下的都是硬骨头,咱们一个一个啃”。

尽管市商务局的新岗位任命已经下达,于中仍在市招商局的原办公室内办公。9月上旬,“2017全球知名外资企业及外企商会高层武汉行”即将举办,他要跟到底。

47岁的雷鸣,获任汉正街控股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在成功组织东沙连通、二环线、武汉大道、沙湖大桥等重点项目建设任务后,他“转战”汉正街,致力于推进我市最大最难的城市棚户区项目——汉正街中央服务区的旧城改造和城市更新。

五年下来,汉正街逐渐转身,成为长江主轴上重要的城市功能区和亮点板块。

现在,他又投身长江新城(新区)建设任务中去,“我感到任务很光荣,责任很重大”。

获任东湖高新区管委会总工程师的冯立,新任务是要助力推进“四谷一港”建设。巩固提升武汉光电子信息产业优势,抢抓生命健康产业发展契机,高起点布局人工智能产业……站在产业前沿去创新,这些都是冯立需要谋划的工作重点。

8月31日上午,记者来到朱海林的办公室,他正在研究材料。一小时前,他刚从深圳相关部门要到一份某大型活动志愿者指挥部运行方案,打印出来仔细研究。朱海林现任军运会执委会志愿者部副部长,到新岗位任职仅一周。

“军运会要招很多志愿者,培训机制、方法,都要靠摸索。军运会对于武汉的意义太重大,各方面的要求前所未有。”他说。

压力不是裹足不前的理由。这些天,朱海林抓紧熟悉各种情况,研究其他城市的经验,“一定要出彩,按部就班可不行”。

朝受命、夕饮冰,永远有颗狮子般的进取心

蓝色细格纹,短袖衬衫,干净利落,干练果断……这是刚刚获任市信访局副局长的李辉,给记者的第一印象。

4年前,组织上安排李辉到信访局工作,他欣然接受,“我觉得是个挑战,同时觉得很有意义”。

到今年,李辉45岁。他是法学专业出身,目前在政法系统工作了18年。去年7月至10月,根据市委统一部署,他和同事们用4个月时间,推进了321件征地拆迁信访积案化解,建立了一整套法治化、规范化积案化解机制和程序,在今年的积案化解工作中,得到全面推广。

“从源头上运用法治方式化解矛盾,真正依法维护群众利益,营造社会和谐,将信访纳入法治化轨道。”李辉感到,能将自己所学用到最需要的地方,是令人很有成就感的事情。今后走上更重要的岗位,担子更重,压力更大,他也更加坦然:“人生的价值在于——你能为社会创造什么,留下什么。”

张贵达现任市政务服务管理办公室主任,到任只有几天。“不管在哪个岗位工作,我们都要昂扬向上、积极进取”,他每天事情排得满满。

张贵达告诉记者,自己离“狮子型”干部的要求还有距离。但记者从旁了解到,之前的他,任江夏区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主持信访稳定工作近5年,每年推动化解信访积案100件以上。

“政务服务如何优化?如何让群众办事更加便利?最近我一直在思考这些问题。”今年4月,武汉市提出“马上办、网上办、一次办”,张贵达认为,这个方向非常正确,他将沿着这个方向探索创新。

刚刚走上市委政法委副书记、市维稳办主任(兼)岗位的邹耘,也深知自己肩负的责任。

8月31日,他代表全市“狮子型”干部发言,掷地有声,“当前,武汉市正处于最大发展机遇期,市第十三次党代会作出了建设现代化、国际化、生态化大武汉的战略部署,这是历史交给我们这一代武汉人的时代使命,我们必须保持‘狮子’般的进取之心,义不容辞扛起‘朝受命、夕饮冰,昼无为、夜难寐’的责任担当,集聚起只争朝夕、干事创业的强大气场”。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中国法治经济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