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新时代大庆精神大庆人


60年生产原油近24亿吨,60吨油罐车装满可绕赤道14圈……“除了大庆,没有哪一个企业的诞生和发展,能与中华民族的

  创新:一个甲子的辉煌

  今年82岁的大庆“新铁人”王启民后背微驼,仍在调试自己研发的太阳能转换装置,坚持带队伍、做实验。

  1960年,王启民实习时看到,会战大军住地窨子、吃窝窝头,风吹日晒、爬冰卧雪为国家打井找油,深受触动的他毕业后选择了扎根大庆油田。

  “当时,外国专家断言,中国靠自己的力量开发不了这么复杂的油田。”王启民不信邪,写了一副对联:莫看毛头小伙子,敢笑天下第一流。

  世界同类油田,稳产期一般在3至5年,最多不超过12年。大庆油田却创造了奇迹:连续27年年产原油5000万吨以上,连续12年年产原油4000万吨以上。

  “人虽然老了,但思想不能老;疾病使背驼了,但精神不能趴下。”王启民说:“我要用一生寻找大庆油田开发的‘金钥匙’。”

  一次采油是靠地层天然能量将油采出来,二次采油通过注水将油“挤”出来,三次采油依靠化学剂把油“洗”出来。

  科研工作者伍晓林带队打破国际垄断,攻克了一种三次采油技术,可在传统水驱技术基础上提高采收率20个百分点。在大庆油田,采收率每提高1个百分点相当于找到了一个玉门油田。

  夜幕下的大庆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灯火通明,“超越权威、超越前人、超越自我”12个大字十分醒目。实验室内,科研人员正紧张地开展四次采油储备技术研究。

  科技超前15年储备、超前10年攻关、超前5年配套。大庆油田三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主力油田采收率突破50%,比世界同类油田高出10到15个百分点。

  大庆油田还突破定式,“大庆底下找大庆,大庆外围找大庆”,勘探捷报频传。

  去年勘探开发的双68井喜获高产工业油流,这是大庆油田近45年来,再次发现自然日产能超百立方米探井。

  同时,大庆探区致密油总资源量已超过10亿吨,这是持续高产稳产的新希望。

  创新随处可见。55岁的采油四厂测试工程师段福海是位“革新达人”,他的100多项创新成果得到推广,创效2.3亿元。

  “这个开关不好用、那个阀门有问题……同事发的牢骚、遇到的障碍,都是我的灵感来源。”段福海说:“大国工匠,同样大有可为!”

  60年来,大庆油田形成了先进的开发模式和管理经验,为胜利、辽河等油田的发现提供了理论和实践基础,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石油工业发展之路。

  现在,大庆油田油气产量当量仍然保持在年产4000万吨以上的世界级水平。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中国法治经济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