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档案见证北京”文化讲堂打开尘封记忆 解读史实真相 公益讲座欢迎参加


日期 主讲嘉宾 讲座题目 内容提要 1月15日(周四) 邹爱莲国家档案局巡视员、中国档案学会副理事长、研究馆员 以档证史说慈禧 慈禧太后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人物,从清末以来,社

日期   主讲嘉宾   讲座题目   内容提要  
1月15日(周四)   邹爱莲国家档案局巡视员、中国档案学会副理事长、研究馆员   以档证史说慈禧   慈禧太后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人物,从清末以来,社会上不仅对慈禧太后在历史上的功过是非有各种评议,对她的生平、家世等细节也有各种传说,比如她的出生地究竟在哪里?她什么时候开始被称作老佛爷?她的文学素养怎么样?她的陵寝为什么规格那么高?等等。讲座将依据清宫档案,就此解读辨析,以正视听。  
2月15日(周日)   徐京利外交部档案馆副馆长、档案工作首席研究员、原中国驻英国大使馆参赞   解密外交档案与新中国外交   外交档案是新中国外交的历史记录。随着部分外交档案的解密开放,新中国外交中许多鲜为人知的故事开始呈现在人们面前。主讲人不仅长期从事外交档案工作,并具有丰富的外交一线工作经历,讲座从解密外交档案说起,为听众讲述外交历史故事,破解当前外交谜局。  
3月15日(周日)   李国荣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副馆长、研究馆员,清宫史研究会秘书长   明清皇宫档案的历史隐秘与珍贵价值   本讲纵谈幽深禁秘的明清皇宫档案。一是明清档案的历史沧桑。评介北洋时期的八千麻袋事件、抗战期间的南迁西运、后来又分存北京台北两地。二是明清档案的珍藏概略。披陈从皇帝谕旨到臣工奏折、从大明地图到晚清电报、从御用膳单到清宫医案等各类宫中秘档。三是明清档案的文化开发。阐释皇家珍档在国家资治、文化建设、学术研究、影视创作、国际合作等诸多方面的独特作用。  
4月15日(周三)   王兰顺北京市档案馆馆员、北京史研究会会员、北京史地民俗学会会员   破解朝内81号“鬼宅”之谜   一部惊悚片《京城81号》的热映,把北京朝阳门内大街81号院炒得沸沸扬扬,“鬼宅”的故事充斥微博、微信等载体,甚至有寻刺激深夜翻墙入院探险者。然而这里真的有“鬼”吗?主讲人针对种种市井传闻,通过翻阅大量档案史料进行实地调查并追踪采访,终于揭开了朝内81号的神秘面纱,同时还挖掘出曾经发生在这座小洋楼里许多鲜为人知的故事。  
5月15日(周五)   齐吉祥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员   众星共力铸辉煌——名人与北京的博物馆   博物馆事业的发展凝聚了众多知名人士的才智和奉献,有着许多感人至深的故事。鲁迅先生为确保出国展览文物的安全,他护着文物在值班室过了一夜;著名收藏家张伯驹忍痛卖了房产又向亲友们告借,凑足240两黄金购买了稀世珍宝《游春图》,十年后,他无偿捐给了故宫。1971年王冶秋奉命陪一位神秘人物为何能到尚未对外开放的故宫参观?讲座将告诉你许多陈年往事。  
6月15日(周一)   郭海缨中国档案报原总编辑高级记者   中国档案报创刊与京城旧事   今年是《中国档案报》创刊20周年,讲座将回顾该报创刊号上的几则北京往事:天安门毛主席纪念堂的奠基石上,“奠基”二字是谁书写?“保卫华北”刻石与“一二九运动“纪念亭的故事;古老前门大街旧影怎样登上报端?讲座还将披露《毛泽东是怎样对待功臣犯罪的》一文的刊发由来,以及领袖画宗师李琦为何作画“逗春”图赠送创刊号……。  
7月15日(周三)   刘章春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戏剧博物馆馆长   戏比天大——北京人艺60年   北京人艺是一个说不完的话题。大幕拉开,观众感受着话剧所带来的精神愉悦,但是在大幕之后,演员的成长与烦恼,角色创作的愉快与痛苦,演员背后真实的性格与弱点,他们的喜怒忧乐及得与失,却鲜为人知。北京人艺是一棵大树,滋润大树成长的还有那些隐藏在背后的最为聪明的舞台管理者们,一提到司幕杜广沛和道具师丁里,鲜活的性格和故事丝毫不比演员差。讲座就和您聊聊北京人艺的那些角儿和那些事儿……。  
8月15日(周六)   杨玉昆北京市档案学会原副秘书长   民国年间白云观活烧老道案真相   1946年11月,许信鹤等数十名道士,以本观道众公议执行“太上家法”为由,将勾结官府、欺压道徒、贪腐盗淫的白云观住持安士霖、监院白全一火化焚身,史称“白云观活烧老道案”。讲座依据市档案馆藏档案和当年报刊有关报道,揭秘了此案的背景起因、策划实施、归案调查、各方舆论、审判经过、善后事宜。  
9月15日(周二)   郭黛姮清华大学教授、北京清城睿现数字研究院名誉院长   走进“重建”的圆明园   圆明园经1860年英法联军的焚毁和历史的摧残后,人们已经完全无法想象当年的辉煌盛景;而随着科技的发展,数字技术可以让人们在虚拟的世界里再次领略圆明园昔日的美貌。研究团队通过研究清宫档案、现场考古资料等档案文献,对圆明园的历史盛景进行了复原,进行了圆明园盛景再现,并形成了圆明园数字导览等多种体验项目,带领观众走进耳目一新的“圆明园”。  
10月15日(周四)   姜舜源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馆员   从皇宫到博物院——纪念故宫博物院成立90周年   从皇宫到博物院经历了两次“事件”:1913年起运盛京皇宫、热河离宫文物,在紫禁城前朝部分成立古物陈列所,是北洋政府与逊清皇室联合行动,反映北洋旧人朱启钤在中国近代博物馆和城市建设中的贡献;1924年冬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成立“摄政内阁”,驱逐溥仪出宫,自始至终由革命党人和新文化运动中坚人士主导,青年学生参与,属于新文化运动流风遗韵。1925年10月,故宫正式对外开放。  
11月15日(周日)   袁家方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副教授   市也婆娑话鼓楼——鼓楼的京味商文化   鼓楼商业街区已有700余年的历史,商业与游赏休闲相结合的街区特色,京城绝无仅有。它既有热闹的商业街,又有餐饮名家散布什刹海湖畔,还有小商小贩的走街串巷,有庄有谐,充满生活情趣,体现着京味文化的大雅大俗。迄今它还基本保存着明清以来的格局、肌理和风貌。简单的街市、纯朴的居民和自然、平和娴静的生活状态中,蕴含着极其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  
12月15日(周二)   鹿  璐北京市档案馆副研究馆员   安徽会馆:戊戌变法的策源地   戊戌变法,近代中国资产阶级改良派寻求政治改革、救国之路的尝试;安徽会馆,晚清时期以李鸿章为首的淮系政治势力兴盛的代言者。戊戌变法与安徽会馆两者之间有着怎样的联系?本讲座依据档案文献为您揭秘,安徽会馆如何从朝廷新贵“俱乐部”,到与维新改良派结下不解之缘,而成为戊戌变法策源地的。  

主办: 北京市档案局 北京市社科联 中国档案学会

承办:北京市档案学会  东城区第一图书馆  

咨询电话:85194538  85194529

讲座地点:东城区图书馆三层报告厅(交道口东大街85号)时间:上午9:30-11:30详情登陆: 北京市档案信息网 东城区图书馆网  中国档案学术网

公交路线:地铁5号线北新桥站出A口往西100米,公交车104、108、113、803路 “交道口南”、635 路 “交道口东”站下车。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中国法治经济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