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发展门户网-国家发展门户


截至5月21日,2016年内地电影总票房达到200亿元,总共用时142天,比2015年达到这一水平提前了37天。2012年开始,中国电

截至5月21日,2016年内地电影总票房达到200亿元,总共用时142天,比2015年达到这一水平提前了37天。业界普遍预测,按照目前票房增速,2016年内地电影总票房有望达到550亿元,甚至是600亿元。

在电影市场票房一路高歌猛进的同时,“买票房”和“偷票房”却变得相当普遍,相应的造假手法也不断翻新。业内人士认为,票房潜规则的盛行,背后是巨大的经济利益和不到位的市场监管。如果纵容这一行为,将极大地扰乱正常的电影票房秩序,也为未来电影市场的健康发展埋下隐患。

  新华社发(朱慧卿 绘)

公开的秘密

今年3月4日,《叶问3》上映,在获得观众好评的同时,其票房也不断创出佳绩。但紧接着,大量网友和媒体开始质疑《叶问3》票房造假。

根据大量观众举报,《叶问3》上映后售票状态出现了异常:平日最不受观众待见的场次、位置,反倒成了拥抢的热点。在北京一些影院,甚至出现了《叶问3》早场和午夜场爆满的情况,甚至还有前三排座位一抢而空,最佳的中间座位却空空荡荡的情况。同样的情况,在全国多地的影院密集上演。

上述情况很快引起了相关部门的关注。3月6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影局(以下简称“电影局”)表明态度,称近日部分影片和影院出现虚假排片、票房注水现象,对电影产业构成严重干扰,破坏了市场秩序,正对相关情况进行排查。3月7日上午,电影局约谈《叶问3》主要负责人,表示将严肃处理此事。3月7日晚,电影局下达通知,要求各大电商提供与《叶问3》进行票务合作的合同,对近日票房异常波动进行排查。3月19日,官方调查结果出炉,证实该片存在非正常时间虚假排场的现象。查实的场次有7600余场,涉及票房3200万元。大银幕发行公司被勒令暂停发行业务,参与不实排场、情节严重的73家影院被曝光及通报批评。

事实上,《叶问3》并不是票房造假的始作俑者。伴随国内电影市场的高速发展,票房造假问题一直层出不穷。

1   2   3   4   下一页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中国法治经济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