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绘电影海报传承红色基因


手绘电影海报传承红色基因---

    新华网上海6月28日电(邹瑞玥)27日,“长城•军魂”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九十周年手绘电影海报新作展暨著名导演李歇浦海上电影论坛在上海市文艺会堂开幕。本次展览由上海电影家协会主办,普陀区档案局(馆)承办。

    手绘电影海报现在已很鲜见,但它的历史却非常悠久。早期的中国电影招贴画、巨幅户外广告均由手工形式绘制,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手绘电影海报在观众和电影之间,架起了一座沟通的桥梁。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生产发行了一批“红色经典”电影,当时几乎每家影院都有专门的海报美工师,他们可以最先拿到排片表,第一时间观看影片,之后便是沉淀、酝酿、创作出一幅幅海报。这一时期制作的电影海报,许多都是出自程十发、黄胄、赵延年、蒋兆和、陈逸飞、廖炯模等名家之手,形象栩栩如生,视觉冲击力强,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改革开放后,随着中国电影创作的井喷,影院美工师的数量一度猛增,不过现在电影海报的设计和制作已完全被技术软件所取代。

    在上海电影家协会常务副主席许朋乐看来,电影海报绘画是一种独特的艺术表现方式,既要集中体现影片主题、展现影片主要人物,也需要对色彩、造型等方面具有很深的见解。尽管手绘电影海报已成为历史的遗迹,这种艺术形式却不该轻易地被遗忘。

    此次展览邀请近30位从事过电影海报绘制工作的影院“美工”,从策划到绘制,历时约半年时间,创作了90幅参展作品供市民欣赏。这90幅作品不仅包括早期经典电影《南昌起义》《百色起义》等,也有大众耳熟能详的《红色娘子军》《小兵张嘎》《地道战》《小花》,《战狼》《冲出亚马逊》《湄公河行动》等近几年优秀国产电影的手绘海报也出现在了展品中,按时间顺序布展,勾起老中青三代人的记忆。这些作品秉承书画艺术绵延深厚的传统功底,以对人民军队的深厚感情和敬意,展现人民军队的光荣历史和辉煌业绩,讴歌人民军队的精神气质。

    许朋乐表示,通过这次手绘电影海报展,希望能唤起人们对经典红色电影记忆,也可以留住“手绘电影海报”这一与电影密切相关的“艺术品”。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中国法治经济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