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立平携经典87版电视连续剧《红楼梦》音乐回家


看到这段文字,我相信很多人都会不由自主的哼唱,没错,这就是红遍大江南北87版电视连续剧《红楼梦》的主题曲《枉凝眉》。如今一提到《红楼梦》,人们就会自然而然地联想到这

王立平携经典87版电视连续剧《红楼梦》音乐回家

看到这段文字,我相信很多人都会不由自主的哼唱,没错,这就是红遍大江南北87版电视连续剧《红楼梦》的主题曲《枉凝眉》。如今一提到《红楼梦》,人们就会自然而然地联想到这些耳熟能详、催人泪下的旋律,同时沉浸在如诗如梦的情怀和幻境中。

电视连续剧《红楼梦》的全曲是王立平的代表作。王先生可是咱们吉林人,他多年来创作了大量影视音乐作品,具有浓厚的民族风格和鲜明的个性,且词曲兼长。所创作的许多歌曲优美动听、情深意切,富于哲理和文化品味,雅俗共赏,广为流传,经久不衰。

王立平携经典87版电视连续剧《红楼梦》音乐回家

王立平在创作《红楼梦》时,在潜心研读原著后,经过慎重选词和反复推敲,没有用任何现成的素材,纯粹按《红楼梦》本身的内容,运用了今人所能理解的全新的、只属于《红楼梦》的音乐语言,呕心沥血,历时四年半,创作出《枉凝眉》、《葬花吟》、《红豆曲》、《秋窗风雨夕》等曲子,都堪称传世经典。回想当年,王立平曾感慨道:“《红楼梦》音乐不是我凭空想象的,而是在书中苦寻而得,可谓倾尽我的所有。”1995年,《红楼梦》的音乐作为套曲入选了二十世纪华人音乐经典。当年,英国、法国及新加坡等国家的媒体曾经给予了广泛热情的报道。《红楼梦》的音乐在台湾和新加坡有很多听众,这种典型、质朴的民族风格深受他们的喜爱。

1987版电视连续剧《红楼梦》的音乐,王立平前后写了四年半,其间他竭尽心力,去体味,去品味,去解味。《红楼梦》的歌曲中,许多都是描写人物命运的,如写香菱的《叹香菱》、叹晴雯的《晴雯歌》、惜探春的《分骨肉》、唱黛玉才情的《葬花吟》、写宝黛爱情的《枉凝眉》。如何让音乐表达出人物的性格和命运,是王立平在创作中一直面临的问题,他说:“写出好的音乐当然需要精准的技术,但最重要的还是用心去感受,只有在感情的刻画上细致入微,才能通过音乐使人物的内心刻画入木三分。”

王立平携经典87版电视连续剧《红楼梦》音乐回家

他说,《葬花吟》的创作耗时一年零九个月,是他写得最苦的一首。“我创作《葬花吟》时,百思不得其解。按现代人的观点,林黛玉是个个头不高、老爱生气、整天病恹恹的女孩,试问,哪个男孩会喜欢她?哪家人敢娶她当媳妇?那为什么曹雪芹会对她倾注那么多感情?我每天反复琢磨。有一天,我突然想到那一句:天尽头,何处有香丘?这哪里是低头葬花,分明就是一个女子在叩问苍天啊!这是一种悲鸣,是呼号,瘦弱的黛玉刹那之间,突然就高大了起来。顿时,激情来了,旋律也就油然而生。写着写着,我甚至泪流满面。最后,我在《葬花吟》中加入了几处闷鼓声,似乎是敲在人们心上的闷鼓,此时我感到我用我的音乐为曹雪芹笔下的人物出了一口闷气,我感觉这似乎不是我写出来的音乐,而是从《红楼梦》的字里行间挖出来的。”

王立平携经典87版电视连续剧《红楼梦》音乐回家

王立平曾任: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委员会中央专职副主席,第七届全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委员,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第九届全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常务委员会常务委员,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全国人大民族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国人大资格审查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第十一届全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常务委员会委员,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主席。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电影乐团团长,现任: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终身名誉主席,中华文化促进会副主席。王立平主要代表作品有:记录电影音乐:《潜海姑娘》、《海港之歌》等。故事片音乐:《戴手铐的旅客》、《少林寺》(香港)等。电视片音乐:《哈尔滨的夏天》、《太行丰碑》、《万里长城》等。电视连续剧音乐:《红楼梦》、《聊斋》、《徐悲鸿》、《李大钊》、《火烧阿房宫》等。歌曲:《太阳岛上》、《驼铃》、《少林寺》、《牧羊曲》、《大海啊故乡》、《太行颂》、《飞吧,鸽子》、《大连好》、《江河万古流》、《红叶情》、《枉凝眉》、《红豆曲》、《葬花吟》、《说聊斋》等。

作为吉林人,这次我们有耳福了,由吉林市广播电视台、江城日报社主办,吉林市文化传媒有限责任公司承办的《乡音·乡情——吉林籍音乐家声乐作品专场音乐会》将于6月13日  19:00,在市人民大剧院隆重上演。 届时,王立平将携87版电视连续剧《红楼梦》音乐回家,把高雅、经典、情怀带回自己的家乡,为家乡献礼!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中国法治经济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