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宋仲基都被“承包”了 看综艺咖攻占荧屏


贾乃亮 薛之谦现在只有5%的工作时间留给音乐。 宋仲基、贾玲 Ella陈嘉桦、林允、贾玲 大张伟从歌手变成了综艺咖。

原标题:综艺咖承包荧屏,真的好吗?

  头评

  人气也是有期限的

  曾俊

  面对综艺咖,无论外界是褒是贬,都必须要承认他们有激活综艺节目气氛的能力,他们的存在合情合理。一方面,观众快要审美疲劳了,另一方面,没有他们的综艺更难看,“天生的综艺咖”和“后天的综艺咖”成了综艺节目的“盐”,有了它味道不一定就好,但缺了它似乎就不成立了。当然,这需要节目制作者去想办法,做节目说到底要凭创意取胜,而不是拼综艺咖,当外部市场发生了变化,观众腻了,收视率往下掉了,风向就会转换了。

  实际上,综艺咖本身并没有问题,艺人本来不分三六九等,演话剧、舞台剧的并不比综艺咖高贵到哪里去,因为都是凭本事吃饭。只是,在别的国家的演艺圈中,演员、歌手、偶像、主持人、搞笑艺人的界限是很明确的,是什么就是什么,虽然偶尔会跨界,但也不会忘记自己的主业。可我们这里界限模糊,好多人本来是歌手、演员、主持人,结果因为各种原因,成了综艺咖,似乎忘记了自己的主业,如果观众也逐渐淡忘他们原来的身份,这不啻是一种悲哀。

  同时,频繁上综艺无疑是一种将人气快速变现的方法,也显示出人心浮躁,但人气也是有期限的,综艺咖的背后若是没有实实在在的作品在支撑,我们要对Ta的未来打上大大的问号。在这一点上,孙红雷、黄渤很清醒,他们始终以演员自居,觉得偶尔上综艺还能解放天性,对表演有益处。令人担忧的是,目前很多演员、歌手都以综艺为主业,且不说没有了神秘性,简单、直接地博观众一笑的次数多了,对他们能否完成走心的表演和音乐,难免还是存疑的。希望他们不会一直“沦落”吧。

上一页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中国法治经济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