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图片 天津日报
新冠肺炎疫情给国内综艺行业带来了巨大挑战,一时间出现了库存告急、节目断档的窘境。新近出现的“云录制”模式似乎成为破解这一难题的有效途径,为国内综艺节目的制作开辟出了一条新路,“云综艺”随之应运而生。这些“云录制”的节目给观众带来新奇感和满足感的同时,为众志成城抗击疫情凝心聚力。明星读信节目《见字如面》在这个春节原本计划上线自己的第五季新节目,疫情突然袭来,作为节目总导演的关正文立刻觉得原先录制的节目“不合时宜”,需要加以改变。“我们和腾讯的工作人员共同决定暂缓上线,投入特别制作。我们从共同作出决定到上线播出,一共四天的时间。”
节目中出现的15封信也是精挑细选,进行了差异化的编辑。“我们收到最多的就是医护人员的相关家书,如果只从中看到了感动,几期下来观众可能会觉得重复。”关正文表示,从一开始节目就有意规划了不同的主题方向,每个主题都是以普通人的视角展开,“我们希望能尽可能地辐射到抗击疫情的全景,有医护人员写给家人的,也有家人牵挂一线亲人的,有民警、志愿者、快递小哥等各行各业的工作场景,各有侧重、各有感动。”
目前,各大卫视也推出了多档采用“云录制”模式制作的综艺节目。湖南卫视率先采用这一方式打造了《嘿!你在干嘛呢?》《天天云时间》等两档节目,运用时下流行的Vlog形式,并通过弹幕与观众实时互动。在《嘿!你在干嘛呢?》中,何炅、李维嘉、杜海涛等“快乐家族”成员拍摄自己的居家日常生活Vlog,视频连线明星嘉宾,分享“宅家”生活建议。节目以第一时间的强大反应能力、新颖的构思创意、平民化的拍摄视角、妙趣横生的生活方式呈现,一台小小的摄像机用自拍的方式串联起整个节目脉络,使得节目成为湖南卫视在短视频和长视频融合、新媒体和传统媒体融合的一次大胆尝试。此外,《天天云时间》结合智趣内容,通过“云分享”“云答题”“云美食”“云公益”“云合唱”等多样化的节目设置,较好地调动了观众的参与感。《声临其境》通过“云录制+云配音”的方式制作了两期特别节目──“声临千万家”,创新性地采用多地连线、异屏连麦,力图带动广大观众共同参与其中,将声音的魅力传播到千家万户。
节目中,我们看到《歌手》走到第八年,首次取消了现场大众听审团,取而代之的是采用“500位大众听审定点在线观看演唱并进行投票”的方式,让500位大众听审线上观看歌手竞演并给出评定。此外,首次“云录制”中“AI人像识别处理技术”的运用,曾助力节目组将500位在线大众听审团的录制素材进行了极速的智能拆条和标签化剪辑。5G和AI技术的使用,让节目的“云录制”和“云剪辑”都变成了现实,而该技术的二度运用,也让所需工时尽可能地变短,大幅度提升了视频素材处理效率。
一档综艺节目是需要投入资金和人力的,包括节目形态设计、后期制作等,整体是工业化的生产过程,“电视台长期有应变困难的能力,对于传统大型综艺节目的制作平台来说,基于传统节目的录制经验,云录制并不会是很困难的事情,应该算是观念和技术水到渠成的一个产物了。”何天平说,“像《歌手》《声临其境》节目做成云综艺也有其施展的空间。与其他节目不同,他们是声音导向的节目,大家可以伴随着节目去听这些声音,去感受这些声音的魅力。”
疫情期间,视频网站上直播连线和小体量的生活记录类节目焕发生机,优酷的《好好吃饭》《好好运动》系列,爱奇艺的《宅家运动会》《宅家点歌台》《宅家猜猜猜》系列,这些节目无一例外都采用了明星自主拍摄,直播为主的“云综艺”方式。
优酷程阳工作室资深制片人、《好好吃饭》总导演程阳介绍,《好好吃饭》最早更新于2月8日,节目从提出到上线其实只花了48小时,但一开始就决定直播采用做饭的形式,其实是考虑到特殊时期大家的需求。“在疫情的特殊时期,我们能做的是什么,我们在家里能做的是什么?那就是我们要认真吃好每一餐饭,睡好每一天的觉,这些虽然是最日常的,但也是我们在现阶段能做好的事情,所以我们从最简单的事情入手。”程阳说。
与传统大型综艺相比,“云综艺”往往体量小,显得尤为灵活,整体的观看感觉也是更轻盈,往往具有伴随式的收看特点。何天平认为,这些节目往往是直播的形式,现场要将同一个时间段不同空间的人形成线上交流,而其节目更新的速度是比较快的,“通常是日播的节目,甚至可以推出午间档和晚间档,这样可以给大家的日常生活休闲提供了更多可能性,这也是云综艺带给观众观看体验上的变化。”
节目制作方式的创新,归根结底是为内容服务。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王一川认为,“能否建立一整套优质作品不断供给、可持续的长效创新机制,是‘云录制’保有生命力的关键,防控疫情期间,诸多主题作品快速出现,广泛触达公众,充分发挥了文艺的社会功能。抗疫主题的深挖、呈现和创作还大有提升空间。只有在形式创新的同时,在内容创新上迈出坚定有力的步伐,才能结出更为丰硕的果实,为文艺史、也为时代留下可以时时回看和品味的经典之作。”
(本文刊于2020年3月31日《天津日报》10版。)
(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