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戰爭時期,位於河北省靈壽縣西北的陳庄是晉察冀抗日根據地的重鎮之一,晉察冀邊區政府和晉察冀軍區后方機關均設於此。1939年9月25日至30日,八路軍第120師在師長賀龍指揮下,根據敵情變化巧妙設伏,痛殲日軍1200余人,被八路軍總部譽為“模范殲滅戰”,也成為日軍所謂反游擊新戰術——“牛刀戰術”的休止符。
誘敵深入,識破“牛刀”。9月23日,日軍調集兵力1500余人,計劃由靈壽向北進犯。根據多方敵情通報,八路軍第120師師長賀龍認為,敵孤軍深入我山區腹地,可能沿慈峪、北譚庄、西岔頭、大庄一線主要道路向陳庄發起進攻,於是決心依托有利地形,以少部兵力誘敵深入,集中優勢兵力於北譚庄至東岔頭地區布設袋形伏擊圈,殲敵於運動之中,遂以第719團一部兵力負責正面抗擊,誘敵深入,主力則在山門口、劉庫池附近地域隱蔽待機。
9月25日拂曉,日軍在旅團長水源義重指揮下,沿大路向慈峪進犯,途中遭我軍節節阻擊,日軍生怕遇伏,警惕前行。7時,敵在攻佔慈峪、先頭部隊進至北霍營附近時,與在此等候多時的八路軍第719團展開激烈交戰。但交戰至26日上午,敵在南伍河、北霍營地區與我對峙不肯前進,因而未能按預定計劃誘其進入伏擊圈。16時,對峙日軍撤回慈峪,並將部分輜重運回靈壽。我第719團夜襲慈峪,敵仍固守不動。據此,師長賀龍判斷,日軍不可能對陳庄這塊“肥肉”就此罷休,敵企圖以撤退麻痺我軍,且敵不沿大路實施進攻,極有可能沿小路偷襲陳庄,即令原伏擊陣地就地待命,陳庄防守部隊撤至陳庄以東大庄、南北台頭地區待機。
果不其然,27日一早,敵即以少數兵力留守慈峪,主力1100余人輕裝沿南燕川、長峪至陳庄的小路奔襲,沿途遭我第4分區第5團部分兵力阻擊,於11時佔領陳庄。原來,日軍此次未按原套路沿大路實施進攻,而是採取水源義重從八路軍游擊戰中學到的新經驗,即反“殺雞焉用牛刀”之意的所謂“牛刀戰術”,先沿磁河向北譚庄作試探性進攻,企圖聲東擊西,採用避實擊虛的戰法,迷惑我軍,而后主力乘虛走小路突襲陳庄,以此消滅我后方機關。
隨敵而變,巧設埋伏。敵佔領陳庄后,第120師師長賀龍及晉察冀軍區指揮員分析認為,敵孤軍深入,后無保障,難以久佔陳庄,速戰速撤可能性較大,並估計敵由來路向南退卻幾率較小,沿磁河大路東撤可能性較大。該路線既是回撤捷徑,又可得到慈峪之敵接應。我軍遂決心調整部署、隨敵而變,集中主力在東西司家庄、高家庄一線伏擊敵人,不論敵沿大路東撤還是經小路南逃,均能於運動中殲敵。獨立第1支隊大部繼續與敵保持接觸,如敵東撤,負責誘敵至伏擊區,若敵南逃,則尾追擊之,另以1個營兵力佔領陳庄南側長峪,負責對敵南逃實施堵截﹔第716團和獨立第2團(欠1個營)分別隱蔽部署在磁河以北的東西司家庄至南北台頭之間地區、磁河以南的馮溝裡至坡門口附近地區,佔領伏擊陣地,負責包圍殲敵﹔第719團仍駐守北譚庄及東白頭山陣地,嚴密監視並阻擊慈峪增援之敵,配合伏擊行動﹔第4團以1個營兵力擔負對行唐、曲陽方向警戒任務,其他兵力於牛下口待機。
27日夜,我獨立第1支隊和原駐陳庄的抗大第二分校分別從東西兩側對陳庄之敵實施整夜襲擾,使敵疲憊不堪、異常恐慌。28日6時,陳庄上空騰起滾滾濃煙,徒勞無功的日軍開始放火燒房,向東撤退。8時,日軍以一部向七祖院、大庄進攻,與我獨立第1支隊展開激戰,主力卻渡過磁河南退。半小時后,待主力渡過磁河,向七祖院進攻的日軍也開始后撤並徒涉磁河。難道日軍要沿原路回逃?我軍綜合各方面情況,經縝密分析,判斷敵並未察覺我伏擊部署,很有可能是水源義重故伎重演,又開始施展他的“牛刀戰術”。因此,我軍決定原有部署不變,抽調獨立第2團部分兵力趕往長峪防敵南逃,確保萬無一失。
9時許,我偵察人員發現,日軍主力渡過磁河后,果真又轉換方向,利用河邊蘆葦和樹木做掩護,沿磁河南岸大路向東逃竄,恰好鑽進我伏擊圈。第716團負責正面阻擊,獨立第2團兵力迅速回撤包圍。此時,敵企圖奪佔有利地形負隅頑抗,未能得逞,傷亡慘重。激戰至14時,敵完全處於我四面包圍之中。
分割包圍,動中殲敵。28日15時,正當我對陳庄回逃之敵實施圍剿時,靈壽之敵向慈峪實施增援,並會同慈峪守敵共800余人向東白頭山進犯,企圖接應被圍之敵,遭我第719團頑強抗擊,被阻於北伍河至東白頭山地區。
為全殲被圍之敵,第120師決定調整部署,獨立第1支隊向馮溝裡進攻,獨立第2團向馮溝裡南側進攻,第4團向西攻擊坡門口之敵,第716團渡過磁河向南進攻,配合其他各部行動。29日拂曉,據村頑抗的被困之敵待援無望,開始向馮溝裡南山突圍,遭我獨立第2團節節抗擊,突圍失敗。9時,敵又向萬寺院方向突圍,仍被我截斷逃路。14時,我發起總攻,與敵展開白刃戰,一直戰至30日晨,敵悉數被殲。被阻於東白頭山的援敵獲此消息,全部撤回慈峪。
陳庄殲滅戰歷時6天5夜,全殲來犯日軍1200余人,給進犯晉察冀邊區的日軍以迎頭痛擊,提高了邊區軍民粉碎日軍“秋季大討伐”的勝利信心,創造了山地運動殲滅戰的范例,蔣介石也向賀龍、聶榮臻等發來賀電:“陳庄血戰,盡殲敵人,重創日軍,樹華北抗戰之楷模,振軍威於晉冀,特傳令嘉獎。”(葉秋玲 戚蘇源)
(責編:王吉全、胡洪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