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资源知多少


中工理论频道的目标定位是突出理论特色,重点围绕时政、法治、国际、军事、科技,在体现权威性、理论性的前提

        1992年,联合国环境发展大会达成的《生物多样性公约》对“生物资源”这样定义:“生物资源是指对人类具有实际或潜在价值的遗传资源,生物体或其部分、生物群体或生态系统中任何其他生物组成部分。”简而言之,生物资源是生物圈中一切动、植物和微生物组成的生物群落的总和,是自然资源的有机组成部分。
        据资料显示,地球上曾经有过5亿种生物。在整个生物进化过程中,生物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曾发生过多次重大变化,生物在自然选择和本身的遗传与变异共同控制下,也不断地发生分异与发展,旧种逐渐灭亡,新种相继产生,不断演化和发展而形成今日地球繁荣的生物界——丰富的生物资源。
        生物资源包括基因、物种以及生态系统三个层次,对人类具有一定的现实和潜在价值,它们是地球上生物多样性的物质体现。自然界中存在的生物种类繁多、形态各异、结构千差万别,分布极其广泛,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强,如平原、丘陵、高山、高原、草原、荒漠、淡水、海洋等都有生物的分布。已经鉴定的生物物种约有200万种,据估计,在自然界中生活着的生物约有2000—5000万种。它们在人类的生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人类的一切需要如衣、食、住、行、卫生保健等都离不开生物资源。此外,它们还能提供工业原料以及维持自然生态系统稳定。
        在社会经济技术条件下人类可以利用与可能利用的生物,包括动植物资源和微生物资源等。生物资源具有再生机能,如利用合理,并进行科学的抚育管理,不仅能生长不已,而且能按人类意志,进行繁殖更生;若不合理利用,不仅会引起其数量和质量下降,甚至可能导致灭种。
        就我国生物资源法律保护的现状而言,一些法律法规从不同侧面对此有所涉及。《野生动物保护法》《陆生野生动物保护实施条例》等对生物资源的归属和管理有所涉及。作为中国特有的珍稀野生动物,国家采取了多项措施,对大熊猫予以保护。中国野外大熊猫数量已经达到了1590多只。中国有丰富多彩的生物资源。中国是世界上野生动物种类最多的国家,仅脊椎动物就约有4880种,占世界总数的11%。其中兽类410种,鸟类1180种,爬行类300种,两栖类190种,鱼类2800种。大熊猫、金丝猴、白鳍豚、白唇鹿、扭角羚、褐马鸡、扬子鳄、朱鹮等,是中国独有的珍稀动物;东北的丹顶鹤,川陕甘的锦鸡,滇藏的蓝孔雀,以及绶带鸟、大天鹅和绿鹦鹉等,是名贵珍禽;昆虫中的蝴蝶,在台湾、云南、四川等地,也多有名贵种类。
        我国植物种类也繁多。种子植物(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约有2.5万种,其中裸子植物约有200多种,占世界的1/4,被子植物近3000个属。木本植物有7000多种,其中乔木2800多种。水杉、银杏、金钱松等保存下来的中国特有的古生物种属,为举世瞩目的“活化石”。在东部季风区,有热带雨林。比如,中、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北亚热带落叶阔叶常绿阔叶混交林,温带落叶阔叶林,寒温带针叶林,以及亚高山针叶林、温带森林草原等植被类型。在西北部和青藏高原地区,有干草原、半荒漠草原灌丛、干荒漠草原灌丛、高原寒漠、高山草原草甸灌丛等植被类型。
        我国有5000年的农业史,中华民族先民培育更新了很多植物品种,如谷稷、水稻、高粱、豆类、桃、梨、李、枣、柚、荔枝、茶等,为人类农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多种栽培植物同繁多的原始天然植物一脉相承,使中国成为世界上植物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按经济用途划分,我国用材林木约有1000种,淀粉植物300多种,油脂植物600多种,蔬菜植物90余种,药用植物4000多种,果品植物300多种,纤维植物500多种,还有世界著名的观赏植物梅、兰、菊、牡丹等。我国是世界上植物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仅次于世界植物最丰富的马来西亚和巴西,居世界第三位。
        生物资源作为生态环境的核心组成部分,与人类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它不仅为人类所需的食品、药品、保健品提供了原材料,也蕴藏着丰富的遗传资源,是医药、育种等行业发展的重要基因来源。相关统计显示:世界农业种子市场所有产品都来自遗传资源;而在制药领域中,相关产品的25%—50%来自遗传资源。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生物资源(包括遗传资源)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战略资源,也是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物质保障。我国非常重视生物资源保护,近年来在生物资源调查、收集、保存等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但在一些方面也存在不足。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中国法治经济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