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根扁担 挑起城肥梦


8月22日,中国梦劳动美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全国职工演讲比赛总决赛在北

舜网讯8月22日,“中国梦劳动美—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全国职工演讲比赛总决赛在北京举行,经过12名选手的激烈角逐,由山东省总工会报送的选手、济南市城管局城肥清运管理一处职工陈国瑞不负众望,获得了本次演讲比赛的冠军。

一根扁担 挑起城肥梦

陈国瑞曾是一名优秀大学生,毕业后成为中国陆军特种部队中的一员。2010年因工作突出荣立三等功,2011年被评为优秀士兵。退伍后,他参加了退伍军人安置考试,在3000多名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报考岗位时他选择了济南市城管局城肥清运管理一处。

泪流满面只因儿子一句“爸爸真棒”

在济南的老城区,还有很多你不知道的家庭旱厕。一根扁担,两只铁桶,一把粪勺。每天的凌晨三点开始,陈国瑞和他的同事们打着头灯,挑着粪桶,踏着星辰出发,穿梭在泉城的古老胡同,行走在济南的街头巷尾。他清理着每一户家庭旱厕,盛夏时汗流浃背,严冬时满是冻疮。臭、脏是这份工作的真实写照,而这,就是陈国瑞平凡的每一天。通过最原始的方式,每天他要用肩挑手抬将粪便从老城区的居民家里清运出来。如今,随着城市的建设发展,旱厕正在逐步消失,掏粪工的队伍也正在迅速缩减。30岁的陈国瑞便是济南城区掏粪工队伍中的一员。也许,他们将是济南最后一代城市掏粪工。

起初从事这份工作,陈国瑞面临着不小的压力。一次大学同学聚会,一个许久不见的女同学问他,国瑞退伍回来在哪上班了?不等他回答,舍友接过话:“你不知道呀,咱这特种兵现在当上所长了,厕所所长,掏大粪!”满桌人都笑了。那一刻,他的脸红到了脖子根。有一段时间,他不愿见人,可不愿参加任何聚会,生怕别人问起他的工作。

这份工作带来的,不仅仅是心理的压力,还有生活作息的不规律。每天他的工作都在后半夜,凌晨2点半,闹钟会把他准时叫醒。时间久了,怕影响家人休息,他便和妻子孩子分床睡。下班回家,他总想张开双手去抱抱可爱的儿子,可宝贝一见到他回来就远远地跑开。边跑边捂着鼻子说:“我不要爸爸,爸爸真臭!”每次听到儿子这样说,陈国瑞都会觉得,有无数根针,扎在心里。

可他知道,既然选择,就要无怨无悔。对孩子最好的教育,其实就是父母的身体力行。他常常会给儿子讲现在的工作,当儿子在电视上看到陈国瑞的新闻报道,用稚嫩的声音说:“爸爸真棒”。那一刻,陈国瑞泪流满面。

作为大学生士官,他曾有过梦想,而今天的他,更愿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掏粪工的路程,充满艰辛和汗水,但始终有一个年轻的面孔,用一根扁担,挑起别样的梦。

业务精湛勇于传承坚韧不拔的扁担精神

一根扁担 挑起城肥梦

陈国瑞是一线掏粪工里为数不多的年轻人,今年是他从事掏粪工作的第5个年头。“当时来之前,真没想到,竟然还有‘掏粪工’这个岗位!”陈国瑞这样说起自己从事这个工作前的感受。直到2012年12月份,陈国瑞正式上班,父母才知道,原来自己的儿子竟然真的要去掏粪了。对于“掏粪工”来说,一年365天,不管刮风还是下雨,他们都照常出工。每天凌晨三点开始忙碌,一直到清晨六七点钟。清挖旱厕,就是陈国瑞最普通的工作。

一天深夜,他在济南市上新街挑粪,没走几步,扁担的铁钩突然断了,粪水溅了一身。当时,委屈、愤恨涌上心头,他抓起扁担重重的摔在了地上。当兵那么苦,他没流过泪,可那一刻,陈国瑞哭得像个孩子。他的老班长走过来,默默地从粪水里,捡起了那根扁担。拍着他的肩膀说:“小陈啊!你知道这根扁担跟了我多少年了吗?”陈国瑞哭着摇摇头,“28年,28年前,我第一次拿起这根扁担时跟你一样大,你问我,为什么每根扁担都是弯的。太直的扁担容易折断,能够弯曲证明它有韧性,就是能用的住的好扁担。你应该向扁担那样,有担当,有韧劲儿。”老班长的话让他明白了这份工作的意义,在此之前,他从来没有认识到城市中有这么一项艰苦的工作,有这么一群为城市的清洁而舍身忘我的人。当自己亲自去干了,才知道这个工作有多脏多累;自己亲自挑了,才知道这个担子有多沉;自己深入其中了,才知道这份工作的意义。拿着这根扁担,陈国瑞突然间明白了这份工作的价值。凭着在部队里炼就的不服输的干劲,他很快融入其中,工作中尽职尽责。

一根扁担 挑起城肥梦

后来,陈国瑞的老班长因病去世了,他走之前没有看到,陈国瑞拿着这根被他修补好的扁担参加全市环卫工技能比武,得了第一名,被省建设厅授予岗位技术标兵称号。经过了五年来的锻炼,他的业务水平已经达到了行业优秀级水准,作业速度快,肩挑步伐稳,人走坑位净。陈国瑞负责清掏的区域广、厕所多,问题多、环境差。一直是清掏工作的老大难。但自从他接管后,一切都发生了改变。工作中的陈国瑞特“较真”,从不知道什么叫“困难”。对于那些住户集中、蹲位易满的厕所,他就每月多跑两趟、多掏几遍。对于那些小巷深处,清掏车无法靠近的厕所,他就用粪勺子一勺勺的装满粪桶再挑到粪车里,有时双脚站在臭气熏天的粪水里,一勺勺舀,一担担的挑、一桶桶地装。有时吸粪管被堵住了,他就用手一点点去抠管子,一把把去抓粪便。夏天,厕所灌水,他蹬着雨靴,穿上裤衩毫不迟疑地跳进粪池里去清掏粪便。冬天,蹲位冒尖,厕所的粪水冻冰后,他就蹲在又黑又窄的粪池里用工具一下一下地刨。粪便蹭在手上、喷在脸上,溅在身上,也全然不顾。尽管如此,他从没有因为困难而放弃工作。再苦、再脏,毫无怨言。

今天,陈国瑞也当上了班长,仍在用这根扁担挑粪,陈国瑞知道,这根扁担不属于自己,它属于城肥一处这个大家庭。它见证了一代代城肥人的艰辛和不易,它和大爷们几十年如一日,坚韧不拔的扁担精神将一起被传承下去。

不忘初心传递正能量永远在路上

对于“昼伏夜出”的工作周期,陈国瑞早已习以为常。他说,掏粪工最怕过夏天。天冷的时候,旱厕里的气味还能忍受,到了闷热的夏天,那气味可就不是一般人能忍受得了的!两个粪桶装满粪便,整整有100斤。每天他们要从深巷里肩挑着走出来,因为不敢弄脏马路,所以走起来都很谨慎,100斤的桶压着扁担,实实在在地在陈国瑞肩上留下了印记。

“得亏我以前是特种兵,身体底子好,一般人还真干不了这活。”年轻的陈国瑞对自己的身体充满信心,不管工作多么辛苦,他始终相信,他一定能干得最好。去年,在经五路一家庭公厕中,他为住户掏出4部不慎掉入厕所的手机,受到该住户居民的好评。去年冬天,下雪路滑,在海鲜市场一户公厕里,一位同事挑粪时不慎踩空,他用身体将其撑住,虽然被溅了一身粪,但却避免了一次事故的发生。当前,单位面临老龄化严重的问题,他在班级里,总是干的最多,哪里路程远,他脚下快几步,挑完一担再回去,尽量不让年龄大的老同志再往返。

结合城肥一处工作服务手册,陈国瑞想为百姓多做一点事。多出一份力,就自制小本,利用业余时间,来到所服务辖区的住户家进行走访调查,将百姓反应的问题和困难,及时记录反馈。为百姓排忧解难。同时,逢年过节,他为上年纪的住户家送温暖。受到所在辖区的住户居民的一致赞扬。冬天寒冷,下雪路滑,老同事上班骑车不安全,陈国瑞就早起半小时,去老同事家接他们上下班。

陈国瑞对工作的态度,从起初的失望,到现在的充满热情,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工作观念的转变。他更加发现,这份工作,不仅仅让他学会了踏实勤勉,更重要的是让他在工作中找到了自我,实现了不一样的人生价值。

2015年,陈国瑞代表市城管局参加济南市“中国梦·我们的价值观”宣讲比赛,宣讲文章《我的事业我的梦》荣获最佳创作奖。2016年,他再次以《扁担》为主题,饱含感情讲述了城肥人的艰辛和成长,在济南市“中国梦·小康情”百姓宣讲比赛中荣获特等奖。随后,他代表济南市参加山东省“中国梦·小康情”百姓宣讲比赛,荣获一等奖第一名,同时被聘为山东省百姓宣讲员。

在市委党校举办的2016年新入职公务员培训班上,陈国瑞向在场学员宣讲了自己的故事,赢得了阵阵掌声。报告会后很多人向他表达了敬意,陈国瑞笑笑说:“没什么,这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我讲的故事代表我们所有城肥人,这份荣誉是大家的。”

工作中一路走来,陈国瑞获得了许多荣誉,奖励。2013年10月,陈国瑞参加全市环卫系统技能比武获得第一名,被山东省建设厅评为山东省环卫行业岗位技术能手。2014年1月,被评为济南市城管局先进个人。2016年,获评“齐鲁最美环卫工”,2017年被评为济南市先进工作者,荣登“济南好人”榜、“山东好人”榜,“中国好人”榜。现如今,他感觉肩上的责任更重了,更加坚定了全心全意为百姓服务的信心和决心。

一根有着28年历史的扁担就这样被陈国瑞扛在肩头,这期间前辈们不知用它为济南的居民旱厕挑了多少担粪,不知道在济南的老街小巷里留下了多少他们的足迹。他们见证了济南的发展,城市的变化,小康生活的越来越好,但同时,他们的肩膀和腰,也被沉重的扁担压得越来越弯。行程万里,不忘初心。为百姓们守护这一方粪土。

陈国瑞和所有的城肥人,永远在路上……

原标题:一根扁担 挑起城肥梦

值班主任:颜甲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中国法治经济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