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任校长的 10 年内,只有 3 封家长的“投诉信”是关于伊顿公学的学术排名的,而这 3 封信都在同一周内,都是因为当时刚 公布的 A level ( 高中毕业考试)成绩排行榜上,伊顿名列第一。3 封信共同抱怨:如果学校排名第一,必有其原因。伊顿一定忽略了 伊顿教育中其他重要的事情。
—Tony Little,An Intelligent Person’s Guide to Education1
学校老师们尊重每个人的工作,并心存感激地言传身教,就觉得花的每一分钱都值得。这是英国伦敦北部一所私立走读女子中学的一场铜管音乐会,全校不到600名学生,大小乐团26个,每年3个学期的音乐会多达20场;除本校的4名全职音乐老师外,常年教1—2门乐器并组织参与各乐团的外聘音乐老师为32人。
●跟在家里一样,每天7点,12岁的索菲就起床了,洗 漱后去吃早饭。但不能像在家里那样,吃完早餐才穿校服。 现在她要先把床铺整理好,穿上校服,走10分钟,穿过雾气 茫茫的绿地,到主校楼的地下一层去吃早餐。绿草地上偶尔 有马厩里跑出来的白马在徜徉。9岁的时候,她就知道她中 学会去寄宿学校,原因不是她父母忙碌的生活,因为她本来 就一直由会开车的保姆接送上下学;也不是因为父母需要私 人空间,小她2岁的弟弟还在上走读学校;主要原因或者说 不需争论的原因是,她的父母都是私立寄宿学校毕业的,她 哥哥也是,对于家族而言,上寄宿学校就是一个传统,就像 衬衣要熨烫一样,约定俗成。
(李爽:13年记者、11年英国研究员,20世纪90年代在《中国经营报》《精品购物指南》等做记者编辑。威斯敏斯特大学传播学博士毕业。此后在威斯敏斯特大学、坎特伯雷大学和伦敦大学亚非学院短期任教。目前是自由研究员,为《北京青年报》偶尔撰写教育方面稿件,兼美国《杂志和新媒体》审稿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