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都市报


仓皇而逃前,敌军最后的挣扎 文/张晓言 孤立无援的国民党青岛军政当局渐生去意,虽然仍在负隅顽抗,但一些高官显赫已经做好了南逃的准备。同时,又不甘心不做任何挣扎地放弃青岛这

仓皇而逃前,敌军最后的挣扎
文/张晓言

孤立无援的国民党青岛军政当局渐生去意,虽然仍在负隅顽抗,但一些高官显赫已经做好了南逃的准备。同时,又不甘心不做任何挣扎地放弃青岛这个军事要地,为此,一面向驻青美军求助,一面征兵征捐以图做最后的挣扎。

彷徨无助,准备南逃

国民党守军第十一缓靖区司令刘安祺向驻青美军求援,甚至认为从美军的动态可以看出青岛的局势。1948年5月28日《民报》中一篇《从美军动态看青岛安全》的报道称:青岛“物价飞涨,人心惶惶”,权贵人家纷纷南迁至华南、台北等地,却坚信“只要美军不撤退,青岛便固若金汤”。但是,1948年5月中旬,已经有美军将撤退的信息在散布,称美军将于6月25日撤出青岛。
到1948年底,驻青美军也感到青岛危在旦夕,做好了撤退准备。据1948年12月9日华东局统战部给中央情报局电报可知当时驻青美军的部分动态:美储备在青岛大港及一、二、三号码头仓库的弹药战车均于11月27日、28日装船;驻青美海军及陆战队已将不用的器材、武器大部分集中于三号码头代运;美海军及陆战队必要时可遗弃部分器材产业,于4小时内登船离青。而美驻青地面部队自1949年1月12日起也开始陆续登舰移驻海面待命。由此可见,美军已经有了放弃青岛这个海军基地的打算,做好了撤退准备。
在寻求美军援助的同时,国民党青岛军政当局大力征捐,补充财力。1948年10月28日,第十一绥靖区司令部发布旨在征收捐税的电令,扩大筹集自卫特捐及绥靖临时费。征收范围包括工商、金融等各行业,每户特捐从5元至100元不等,此次特捐共计1146260元。据统计,1948年10月至1949年2月,各种捐费共计15614万9912元5角1分。
为增强兵力,国民党青岛军政当局加强征兵,据1948年11月18日《青岛三十七年下半年度征兵报告》记载,1948年下半年,青岛征兵“国防部配额3375名,绥区加征4000名,合计7375名。”按照人口比例平均分配各区。12月9日的《华东局统战部给中央情报局电》记载,当时抽壮丁二万南运,以清查户口方式征收。1949年的第一批征兵为16000名,据《大民报》1949年2月9日报道记载,此次征兵方式“以抽签为主,志愿为辅,最大年龄35岁”。这些新征集的壮丁,刘安祺在访谈录中说“成立差不多三个师”。
即便加紧征捐征兵,国民党仍然挽救不了青岛的局势。此时的青岛城市上空弥漫着慌乱无助的阴霾,国民党军政人员及其家属和部分商民纷纷南逃。而国民党海军总部也下令于1948年12月20日前,“将海军眷属南移穗、台、厦、定海等地”。12月3日,“峨眉号”军舰满载海军眷属及器材100余箱离开青岛,运往上海、福建、台湾等地。

节节败退,仓皇而逃

1949年1月,淮海战役结束,不久北平也和平解放,此时,国民党仅将青岛作为据守之城,能守则守,不能即撤。青岛市内工厂、商店、银行纷纷停业,一些国民党政府官员和企业的厂长、经理纷纷离青南下,国民党青岛市党政机关几近瘫痪。《申报》1949年2月13日报道:慌乱不已的青岛市民不再关心美军撤不撤,而是在问“国(民党)军撤不撤?”
此时的国民党青岛军政当局更加迫切需要美军援助,甚至制定了一个随时呈报社会动态与美军动态的日报表制度。1949年2月16日,派驻美军宪兵司令部外事巡官报告:大学路兵营及大港普集路驻扎美军陆战队现已全部撤退。大学路美军宪兵司令部现已迁至湖南路海军兵营。现住湖南路兵营美陆战队不足百人,担任警卫工作。
求助美军无望之后,国民党青岛军政当局开始策划撤退事宜,1949年2月11日,国民党第十一绥靖区司令部等青岛守军召开疏运物资座谈会,决定统一调配船只疏运物资以及非参战人员与眷属,据计划表统计,主要包括在青央行物资4000吨、汽车20辆等物资,官兵与眷属20264人,调拨海苏、通安、海牛、海鹰等10余艘船只疏运。2月12日,联合勤务总司令部青岛军运办公处就青岛市政府各机关眷属疏运事给青岛市政府发来电报,第十一绥靖区司令部核定青岛市政府各机关眷属第一批疏运1434人,由永兴轮运送。
1949年2月底,青岛大部分官员眷属已南迁,部分公司已经人去楼空,青岛市民人心惶惶,秩序紧张混乱。尽管如此,仍有一些人对国民党抱有幻想,认为,山东省主席秦德纯兼任市长,有利于更好地稳固国民党在青岛的统治。“秦德纯氏来青后,则一元化之局面大有实现可能。”这种欲盖弥彰的策略也一度使青岛各界迷惑。但是山东省政府主席兼青岛市市长秦德纯却迟迟不就任,直到3月9日才来到青岛。
4月20日,人民解放军发起渡江战役。山东军区为配合渡江战役,决定解放青岛。4月25日《山东军区给中央军委并华东军区电》载:“21日沧口敌机场全部南飞,驻青美军全离陆登舰”。此时的青岛对国民党来说已经是一座孤城。第十一绥靖区司令官刘安祺见固守无望,青岛“已经到了陷落边缘”,开始仓促进行撤离青岛前的各项准备工作。4月24日,刘安祺发布《第十一绥靖区司令部关于本绥区实施军事管制的代电》,青岛市区及惠民壕以内地区,自4月25日起宣布特别戒严,水陆交通施行全面封锁,绝对禁止出入。
4月30日,根据中共中央军委指示,山东军区决定以三十二军6个步兵团,1个炮兵团,警备四旅3个步兵团,警五旅1个步兵团及胶东军区2个基干团、1个榴炮营并由部分县区武装配合,担任威胁性攻击青岛任务,许世友任总指挥。5月3日,人民解放军华东军区警备四旅首战告捷,收复灵山据点。国民党守敌除部分逃窜外,大部被歼。
驻青美军再也沉不住气了。5月17日,美海军西太平洋舰队司令白吉尔部署美军撤离。5月25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上海,白吉尔立刻发出最后撤离命令。当日,警察局市南分局美军动态日报表称:停泊前海之美舰于午后全部出港。下午4时,全部美国海军撤出了经营达4年之久的青岛基地。美军的撤离,彻底打破了国民党军企图在青岛拉美军下水的幻想,促使其加快了南撤的步伐。
青岛三面环海,北面已经被人民解放军攻占,国民党只能从海上撤退。据刘安祺回忆,他特意去溪口见蒋介石,请求将黄浦江、招商局、宁波附近的大小船只征调到青岛,最后征集了七八十艘船,集中于青岛“外海的秘密地区待命”,还吹嘘撤退时船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
5月17日,第十一绥靖区司令部成立海上运输管制处,对所有船只实行军管,为南逃做好准备。5月19日,青岛外围国民党守军据点全部肃清,青即外围战告捷。据中共军管会档案记载:“5月19日午12时蒋匪五十军一部分约二千余由小港乘船南开。下午5时,胶县团营区全部及汽车10部由小港乘运输舰南开。”6月2日,青岛解放。至此,国民党守军全线崩溃,仓皇从海上南逃。
图/青岛市档案馆、《青岛解放档案文献图集》

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中国人民解放战争取得了具有决定意义的三大战役的胜利。1948年底,除青岛外的山东其他地区均已被人民解放军解放,国民党军队主要势力退缩于青岛市区,处于孤立无援的境地。曾经企图依靠美军的支持,然而,在人民解放军的节节胜利攻势之下,幻想破灭。
而人民解放军则势如破竹。1949年5月3日,发起青即战役,经过一个月的浴血奋战,击溃敌人防线,歼敌7000余名,迫敌未敢大规模破坏城市,逃离青岛。胜利的曙光终于冲破了黑暗,照亮青岛大地!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中国法治经济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