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拉巴尔,“生活在此刻”


南都数字报

赫拉巴尔,“生活在此刻”

捷克作家赫拉巴尔

赫拉巴尔,“生活在此刻”

南都讯 记者黄茜 发自北京 8月25日晚,由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花城出版社、捷克共和国驻华大使馆等主办的“B IB F·R D V文学咖啡馆:赫拉巴尔,生活在此刻”在S K P R E N D E Z -V O U S举行,《世界文学》主编、“蓝色东欧”译丛主编高兴,学者、作家止庵,剧作家、导演过士行等嘉宾出席,就赫拉巴尔的作品展开了深入的交流和讨论。捷克驻华大使馆的政治参赞路德维特出席活动并用捷克语朗读了赫拉巴尔作品选段。

他不是在酒吧就是在去酒吧的路上

捷克人说,米兰·昆德拉的文章过于深邃,读起来有沉重感;而赫拉巴尔则像是啤酒馆里坐在你桌子旁的熟人,将无数奇特的故事娓娓道来,幽默而富有哲理,这才是纯正的捷克味道。赫拉巴尔一生创作颇丰,身后结集为19卷合集,在捷克畅销不衰。

关于赫拉巴尔在中国的译介情况,高兴介绍,1993年,他在《世界文学》曾做过赫拉巴尔专辑,由此受到有心人的关注,后来《过于喧嚣的孤独》单行本、《我曾侍候过英国国王》《底层的珍珠》陆续在中国推出,在中国读书界掀起一股赫拉巴尔热。

高兴还提及酒吧文化对赫拉巴尔及捷克日常生活的重要性。赫拉巴尔嗜好啤酒,在《温柔的野蛮人》一书里称自己为啤酒公子,他的一生“不是在酒吧就是在去酒吧的路上”。在酒吧里听到的奇闻异事,也是他大部分作品的灵感来源。

“赫拉巴尔特别注重生活的积累,描写的永远是最底层、最普通的百姓,这些人仿佛带着魔咒,具有怪癖,喜爱神聊,哪怕在艰难困苦的时候依然会开怀大笑,挖掘出生活和世界的独特意义,他们就是赫拉巴尔独造的‘巴别代尔’,而‘巴别代尔’正是理解赫拉巴尔的一把钥匙。”高兴表示。

他的作品永远站在小人物的立场

米兰·昆德拉和赫拉巴尔都是捷克备受敬重的作家,将二人相比较,止庵认为,米兰·昆德拉的写作从来都是知识分子的立场,他是知识分子写作;而赫拉巴尔永远站在小人物的立场,这代表了捷克的文学传统。同时,赫拉巴尔不靠想象力写作,而是靠经历写作,止庵说,这一点对中国作家来说具有启示意义。

在止庵看来,赫拉巴尔的创作手法庞杂多元,从不同的作品里能看到他不同的面相。比如《我曾侍候过英国国王》中的失望与恶,《过于喧嚣的孤独》里的痛苦与纠结,《雪绒花的庆典》里的安静宽容、放松与和谐,《严密监视的列车》里的戏谑与疯狂,呈现出不同模样且张力巨大的赫拉巴尔。止庵最心仪的作品还是《过于喧嚣的孤独》。

据悉,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业已出版《过于喧嚣的孤独》《我曾侍候过英国国王》《一缕秀发》等八部作品。今年,广东花城出版社“蓝色东欧”译丛中最新引进《严密监视的列车》《雪绒花的庆典》《绝对恐惧:致杜卞卡》《温柔的野蛮人》四部作品,这四部作品均为国内首次引进出版。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中国法治经济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