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风破浪的姐姐》热播 选秀评委的“人设”是门学问


《乘风破浪的姐姐》热播 选秀评委的“人设”是门学问---上周五《乘风破浪的姐姐》第二期公演训练播出,大家的关注

《乘风破浪的姐姐》热播 选秀评委的“人设”是门学问

  上周五《乘风破浪的姐姐》第二期公演训练播出,大家的关注点转移到个性鲜明的“姐姐们”如何进行团队合作上,被弱化的节目评委团话题度不再。大家看选秀综艺,关注点往往在选手身上,其实选秀综艺评委、导师的“人设”也很有趣,定位于高标准、严要求的专业性专家,还是定位于“话题制造者”,对节目效果来说可能大不同。

  《乘风破浪的姐姐》第一期一大看点就是评委对每位“姐姐”的打分和点评。这一环节中评委杜华最大程度地制造了话题度。她说歌手丁当“唱得太好了,反而不和谐”,给出极低的分数,认为歌手金莎“唱跳无特点”,也给出低分,引发观众大面积吐槽,丁当本人也公开质疑她。杜华被批专业能力欠缺、逻辑反智等。作为国内成功的艺人输出公司创始人,杜华对该节目打造特殊女团的认知不可能如此狭隘,最大可能是她的评委“人设”话题性大于专业性。有意思的是,看完《乘风破浪的姐姐》第一期会发现,评委的打分和对女艺人Dance、Vocal担当的成团建议,一点都不重要,“姐姐们”分组时,都是自己任选歌曲,还可以现场换组。第二期节目中,评委赵兆对很敬业的伊能静的评价是“投入度不高,太突出自己”,也是典型的评委“搞事情”、造话题。三位专业评委的主要功能还是为节目贡献热度。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中国法治经济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