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热真人秀背后的冷思考(组图)


火热真人秀背后的冷思考(组图)

三峡晚报讯

 
 

火热真人秀背后的冷思考

 
 

火热真人秀背后的冷思考

 
 

火热真人秀背后的冷思考

 
 
 

三峡晚报讯

  本报记者吕晓红 实习生林卉露


  近30档节目扎堆暑期

  “辽宁卫视《冲上云霄》剧组空降宜昌,杜海涛、张亮在三峡机场录节目耶。”上周,国内首档飞行梦想真人秀节目《冲上云霄》引爆了宜昌人的朋友圈。

  19日晚,《冲上云霄》正式亮相辽宁卫视。据不完全统计,这个暑期档将有近30档真人秀扎堆开播,除了老牌的“好声音”和“爸爸”,还有若干“新兵”。

  一方面是真人秀的火热,另一方面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出通知,要求真人秀节目转型升级、改进提高。在真人秀如此火爆的今天,我们该如何看真人秀?昨天,记者就此采访了相关专家。冷思考,搭载更多价值内容,是他们给出的答复。

  真人秀《冲上云霄》空降宜昌

  7月13日,宜昌三峡机场分外热闹,国内首档飞行梦想真人秀《冲上云霄》节目组来到三峡机场候机大厅进行节目拍摄。

  14日,杜海涛、张亮、谷智鑫、杨子和张予曦5名艺人进行机场问询岗位体验,他们脱下明星的外衣换上机场职业商务装,完成热闹而快乐的服务旅客之路。

  15日,《冲上云霄》节目组赴西陵峡快乐谷景区拍摄,张亮、杜海涛、胡夏等挑战了61米高空蹦极,坐游艇游三峡风光,品宜昌美食。

  节目在宜昌录制期间,因为明星效应,引得许多本地粉丝追随探访,有关他们的话题更是一度引爆本地朋友圈。

  19日晚,《冲上云霄》登陆辽宁卫视周末黄金档,首发阵容汇集张予曦、杜海涛、杨子、陈翔、汪东城5位明星学员。明星们零基础开飞机、极限高度跳伞等节目情节,让很多网友重新认识了一向以“高大上”形象示人的飞行行业,让梦想冲上云霄也成为网友热议话题。

  卫视百花齐放央视迎头赶上

  纵观中国电视发展史,不难发现真人秀节目起步不晚,但是直到2012年才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繁荣”,成为具有普遍意义的社会文化现象。从2012年的“异军突起”到2013年的“蔚为大观”,再到2014年的“延续辉煌”和2015年的“全面爆炸”。 业内人士称2015年是真人秀节目井喷的战国时代,各家卫视都在圈钱请明星上真人秀。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正如电影的暑期档一样,如今,真人秀也似乎有了暑期档的概念。

  从目前各家卫视公布的排播情况看,这个暑期将有近30档节目蜂拥而至,一些卫视甚至推出了两档节目,超过去年一倍以上。卫视的真人秀大战已从周五决战蔓延到了周一到周日,天天决胜负。

  最近,东方卫视的《极限挑战》收视率突破2%,坐稳了周六真人秀的头把交椅。尝到甜头后,东方卫视在第三季又施大招,在《极限挑战》基础上,连推《我要上学了》、《报告教练》、《女神的新衣》,就连零点之后也不放过,播出《我们15个》,周一到周五每天半小时。

  回头再看对手,江苏卫视(《真心英雄》+《壮志凌云》+《蒙面歌王》),湖南卫视(《爸爸去哪儿3》+《偶像来了》+《我们都爱笑》),浙江卫视(《中国好声音4》+《十二道锋味2》+《挑战者联盟》+《星星的密室2》)采用的战略无不如此。“我要用一把一把的节目砸向你,不信你不中招!”

  相比之下,二线卫视资源有限,却各有各的杀手锏。如辽宁卫视飞行秀《冲上云霄》对抗江苏卫视《壮志凌云》,战役打到了天上。而深圳卫视去年第四季度播出《极速前进1》,收视成为黑马,今年深圳把最好的时段留给了“极速2”。北京卫视与安徽卫视则选择联播《环球少年派》。

  面对卫视的各种攻势,央视再也坐不住了,放下了“端”的姿势,重磅推出5部真人秀,扎堆暑期荧屏。

  8月《挑战不可能》大型励志挑战节目将登陆央视综合频道。届时,主持人撒贝宁与董卿、李昌钰、周华健组成的强大评委团,将共同见证平凡生命的极致绽放。

  而今年央视财经频道也搭上了真人秀的顺风车。个性化演讲节目《一人一世界》将颠覆周末以娱乐、选秀为主的收视菜单,汇聚各行业顶尖杰出人才,与观众分享自己关于人、自然、社会的思考。

  此外,央视推出的另外3档真人秀都与教育有关。第一档是7月18日在少儿频道独播的原创大型野外少儿真人秀《最野假期》。第二档是央视财经频道推出中国首档跨国教育类真人秀《青春季》,从澳大利亚和中国各选择4名中学生进行互换,分别在两个国家生活学习30天,24小时全程跟踪拍摄。而老牌节目“汉语桥”也随潮流玩起了真人秀,共邀约到来自全球15个国家的16位留学生,他们将走出演播厅,进入普通中国人的生活。

  专家:不能只模仿更要创新

  面对暑期扎堆的30档电视真人秀节目,观众们看得眼花缭乱,是否会产生审美疲劳?在真人秀火爆的今天,又该如何看待真人秀?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很及时发出了声音。

  近日,广电总局发出通知,要求真人秀节目努力转型升级,丰富思想内涵,弘扬真善美,传递正能量。

  对于如此火爆的真人秀,本土专家、湖北省艺术研究所所长胡应明说,“目前,观众还不会产生审美疲劳,因为真人秀节目还没有完全做滥。”在他看来,“秀”是人类本性的自然流露,特别在现代传播手段日益发达的今天,人的表演性特质得到了空前解放,因此真人秀节目尚未饱和,就看你怎么“秀”。


  “当前中国的真人秀节目本土成分太少,模仿痕迹过重,作秀炒作居多,导致我国真人秀离国外的节目还有一定差距。”胡应明表示,国内真人秀要想突围不能只靠模仿国外节目,要靠创新。期待在众多的“中国引进”中,有更具原创性的“中国创造”,期待更多文化内涵深厚的节目带观众走出“乱花”的泥潭,感受真人秀节目的独特魅力与生命力。

  胡应明说,真人秀节目要有核心价值观,那种为了秀而秀的节目自然存活不了多久。

  胡应明还表示,眼下亟需改变的是给真人秀贴上“大明星”的标签,不是只有明星才可以上真人秀,我们身边那些非大牌明星,甚至普通人也可以上真人秀节目,他们的外形和才华同样可以展示。只有这种切中了生活脉搏,能够展现社会横截面和普遍价值观追求的节目才能真正长久走下去。

netease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中国法治经济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