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先进”让百姓美好生活“常青”


长庆派出所 长庆派出所是公安部首批命名的一级公安派出所,现有民警34人,队伍平均年龄37岁,其中党员30人,所领导6人。派出所位于杭州市中心,辖区面积1.39平方公里,下辖6个社

  长庆派出所

  长庆派出所是公安部首批命名的一级公安派出所,现有民警34人,队伍平均年龄37岁,其中党员30人,所领导6人。派出所位于杭州市中心,辖区面积1.39平方公里,下辖6个社区,辖区常住人口4.8万余人、暂住人口1.2万余人。

  自1998年跨入全国先进所行列以来,长庆派出所先后被授予全国人民满意的派出所、人民满意基层单位、全国优秀公安基层单位、全国公安机关爱民模范集体等荣誉称号,并被公安部记集体一等功。同时,该所还是杭州市旅游委员会确定的涉外接待参观点,先后接待过俄罗斯、泰国、德国、意大利等地的警务交流考察团。

  如果将老版杭州地图对折再对折,中心点就是杭州市公安局下城分局长庆派出所所在的地理位置。这个被称为“城市之心”的派出所,辖区面积不过1.39平方公里,是杭州最小的派出所之一。

  近年来,长庆派出所在新时代“枫桥经验”指引下,努力打造红色、和谐、平安、满意长庆品牌,先后获得全国人民满意的派出所、全国公安机关爱民模范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几十年来,历任所领导始终以党建引领来凝聚警心、激发干劲;全体民警一心做好点点滴滴的惠民小事,将群众工作融入血脉和灵魂,形成了‘治安共治、感情共融、成果共享’的警民良性互动关系和价值取向。”长庆派出所所长王泳告诉记者。

  “五个一”打造“最强党支部”

  记者在长庆派出所看到,创建“最强党支部”的细节随处可见:一条“红色长廊”,贴满了党中央和习近平总书记的谆谆教导,以及党员民警的所思所感;一块党员桌签,请群众来监督党员民警的一言一行,也提醒民警绝不能让党徽蒙尘;一张党员队伍“红黄榜”,奖惩分明;一面挂在门楣上的流动红旗,见证了所在部室的奋发有为;一项综合勤务室监督管理通报机制,给每一位民警照照镜子、正正衣冠。这“五个一”载体,有效调动了全所民警、辅警参与基层基础建设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五个一’载体的创建,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造了一种更具操作性的手段,有利于更好地传承红色基因,强化党建引领。”长庆派出所教导员陆剑介绍。

  除了练好“内功”,长庆派出所还“眼睛向外”:与工商银行、浙报集团联合开展反诈骗宣传,与全国先进卫生院——长庆卫生院一起开展“警医联访,百姓安康”活动,与世纪联华超市、环北新市场一起建立警企平安共同体……通过在党务交流、应急处置、安全防范及综合治理等方面的合作共建,共同促进平安建设。

  “六心”化解矛盾纠纷

  警力有限,民力无穷。“针对民间矛盾纠纷,我们广泛组织辖区里有威望的热心群众,引入媒体和律师,指导各个社区成立了‘三和’交流室等基层调解组织,形成了管理自主、安全自治、矛盾自处的社会治理新格局,尽最大可能做到就地化解矛盾、不上交矛盾。”陆剑说。

  “接待群众要热心,开导劝说要耐心,调查情况要细心,碰到困难有信心,纠纷反复有恒心,处理问题有公心。”在长庆派出所警民联调室的墙上,吴牙社区安全委员会周志良总结提炼的“六心”工作法格外引人注目。

  周志良告诉记者,开导劝说要耐心是做好调解工作的关键,民警和调解员要摆事实、讲道理,有针对性地做好当事人思想工作。

  辖区一居民经常在酒后往楼下扔物品,不仅多次造成他人财产损失,而且威胁过往行人人身安全,社区干部多次上门劝说无效。周志良和社区民警沈宏认真分析后,发现这名居民因家庭原因自暴自弃,于是从情感角度入手,多次上门拉家常,让他重新树立起对生活的信心,之后再也没有高空抛物的危险行为。

  警民联调室自成立至今,已受理各类矛盾纠纷134起,成功调解125起,无一起因调处不当引起群众投诉、信访的事件。

  “六措”捂牢百姓“钱袋子”

  长庆派出所辖区素有“杭州之心”“城市之眼”的美誉,高档写字楼众多,一度吸引了近百家金融投资类企业聚集,但随之而来的是非法集资犯罪风险较大。

  问题是时代的考卷,担当是民警的答案。长庆派出所坚持深度排查、严厉打击、全面挤压三管齐下,全力构筑非法集资犯罪新防线。民警沈宏创建的P2P金融类企业排查整治“六措”工作法便是其中的代表——警方通过倒查宣传广告单、与市场监管部门联动等方式,摸清了此类企业的底数,发现了一批隐藏很深的高危金融投资类企业。随后,民警上门开展劝退工作,戳穿画皮。民警还加大防范宣传力度,协同相关部门强制关停证照不全的企业,鼓励引进合法优质企业入驻。

  目前,“六措”工作法已在全市、全省得到推广,为防控非法集资犯罪提供了有效支撑。今年1至8月,长庆派出所清退金融投资类风险企业27家,责令整改4家,退还群众投资款1700余万元,实现了金融风险案件“零发生”,捂牢了百姓的“钱袋子”。

  “民警朋友圈”密切警民关系

  “多亏您的‘照看’,我们才没了后顾之忧!”今年春节期间,一条满含谢意的微信发到了社区民警傅加勇的手机上。原来,家住柳营巷的袁先生举家出游,他向派出所申请了“长假照看”服务——由民警“一对一”重点保障居民的户内安全。

  “长假照看”服务,长庆派出所已经坚持了15年。与过去不同的是,今年社区民警加了居民的微信,并上门安装了高清摄像头。民警、居民都能实时查看房子里的情况,并随时沟通。

  去年12月起,长庆派出所为6名社区民警各自注册了微信号,并印制了新名片。名片上除了姓名、照片、警号、报警电话等常规信息,还有一个二维码,扫一扫便是民警的微信号。一个多月时间,每个民警的微信号都加了约200个好友,几乎全是各自辖区的居民。

  截至目前,6名社区民警已完成微信入户4500余户,进行反诈和扫黑除恶宣传300余次,接受各类咨询730余次,搜集情报信息35条,解决实际问题18个,其中有效阻止诈骗类案件6起。

  经过一段时间运行后,群众碰到一些问题时,都会想到在微信里向民警求证。在此基础上,派出所主导成立了“民意征集所”,每月对收集的民意清单进行研究,对一些具有可操作性意见建议予以采纳,并推出相应的便民服务举措。如根据群众意见,所里新近又推出线下“3+X”服务模式,在坚持长假照看、上门办证、绿色通道的基础上,推出送证上门服务,让办事群众填写送证上门服务申请单,根据群众的时间送证上门,让服务更贴心暖心。

  微信朋友圈,也是巡防朋友圈、调解朋友圈……长庆派出所的“朋友圈”将民警和群众的心紧紧连在一起,也让美好的生活“常青”。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中国法治经济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