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收到议案建议230件 生活品质提升成热点


萧山网,萧山最早拥有新闻采编发布权的综合性门户网站,坚持新闻立网、市场强网、人气聚网,积极探索地方新闻

  记者昨日从区十六届人大四次会议秘书处了解到,截至4月15日,本次大会共收到议案、建议(包括批评和意见)230件。其中,涉及城市生活品质提升的有73件,占总数的31.7%,成为代表关注的最热点。

  另外,涉及美丽乡村建设48件,涉及配强卫生教育资源34件,涉及加大实体经济政策扶持33件,涉及加大历史文化传承保护18件,涉及杭州钱塘新区发展建设20件,涉及维护社会秩序稳定4件。

  面临“后峰会、前亚运”的历史机遇期,当前的萧山正奔跑在加速前进的最佳跑道上,城市建设加快推进,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愈发强烈,而这样的期待也反映在人大代表递交的议案和建议中。

  翻开厚厚的代表建议,记者发现,人大代表们关于城市生活品质提升的诉求涵盖吃穿住行方方面面,如加快道路、停车场等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公交覆盖面;加强小区物业管理,深入推进垃圾分类,妥善处置工业垃圾;还有利用数字赋能,提升城市数字化治理能力等等。老百姓对生活的点滴关注,都融进了建议中,将成为今后推动政府发展谋划的主要方向。

  最近,受疫情影响,实体经济遭遇“寒冬”,如何助力企业渡过难关,引起了许多代表的共鸣。作为在经济一线的人大代表,浙江智兴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沈国琴认为,受疫情影响,许多中小企业面临严重冲击,非常时期需要非常支持。“希望政府能在金融支持、减税降费及企业帮扶机制上采取有力措施,不断加大对企业的帮扶和支持力度。”

  绿水青山,为萧山绘就了美丽的生态底色。这几年,萧山大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环境面貌明显改善,村民生活质量显著提高,群众幸福感和满意度不断提升。如何持续将“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区人大代表、河上镇紫东村党总支书记胡林锋建议,政府在研究和制定相关政策补助时,要考虑有关镇村经济薄弱的实际情况,并实行差异化对待。“只有拉长板、补短板,萧山美丽乡村建设才能实现稳步发展、多点开花。”胡林锋说。

  “本次会议代表们提出的建议质量较高,较好地反映了群众的呼声,以及如何推动萧山高质量发展。”负责会议议案建议收集工作的大会秘书处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这些建议(包括批评和意见)将按照规定程序,交由有关机关、组织研究办理并负责答复人大代表。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中国法治经济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